伊能静(1969年3月4日-);中国台湾台北人,祖籍山东济南,毕业于关东女子高校,中国知名台湾歌手、演员。1987年,发行首张音乐专辑《有我有你》进入娱乐圈;1995年伊能静凭借电影《好男好女》中“梁静”一角获得第3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。2015年,自导自演电影《我是女王》上映。
伊能静家庭背景:
伊能静出生中国台北,家中七个兄妹,生父吴敏给其取名吴静怡,母亲杨淑婉是中国政治家杨元丁之女。后来父母离异,因为母亲改嫁给一个日本人的关系而改名伊能静江,艺名伊能静。
伊能静从小就有着良好的文学修养,她喜欢西方文学,爱读莎士比亚和游侠探险式的小说。中学时的一次作文比赛,都已经开始将近一个小时了,老师发现伊能静仍旧一字未动,急得大汗淋漓,一问才知道,虽然她可以听、说日语,但写作尚不能熟练运用日文。老师特许她用中文表述,结果这次作文比赛伊能静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。在做了许多流浪的梦之后,伊能静重回台湾。她的才学和音乐天赋受到了著名音乐人刘文正的赏识。刚好那时他的公司要组建一个新的偶像组合,他便把伊能静和与她年纪相若的方文琳、裘海正组合在一起,组成了少女组合“飞鹰三人组”。在出了一张专辑之后,伊能静在刘文正的帮助下也自己作词、录制了第一张个人专辑《19岁的最后一天》。从此,伊能静便与唱片公司签约,成为了一名职业歌手。
伊能静个人资料简介 伊能静青涩照 伊能静家庭背景
伊能静情感经历:
伊能静现任老公:秦昊
1986年,18岁她认识了大她8岁的歌手庾澄庆。结婚前两人拍拖14年,但碍于双方的艺人身份,这种关系始终对外界保密。
2000年2月14日,伊能静与庾澄庆在美国注册结婚。
2002年3月16日,儿子哈利在美国出生。
2009年3月20日,伊能静通过华谊兄弟经纪公司正式发表离婚声明,结束与庾澄庆九年的婚姻。
伊能静个人资料简介 伊能静全家福
2014年2月10日,伊能静与秦昊一同亮相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首映礼 。两人相恋。
2015年03月07日,46岁的伊能静试穿婚纱,性感露美背。
2015年03月21日,伊能静和小10岁未婚夫秦昊在普吉岛的沙滩上举办海岛婚礼,婚礼仅邀请双方家人好友出席。
2016年,伊能静在美国生下一女。
伊能静演艺经历:
1985年,伊能静从日本返台,成为刘文正的“飞鹰唱片公司”旗下歌手。伊能静与裘海正、方文琳,组成“飞鹰三姝”。
在录制《爸爸不要说》一曲当夜,生父出车祸去世。1987年,伊能静的独唱歌曲《爸爸不要说》发行。从第一张个人音乐专辑开始,伊能静就自己作词。
1991年,她在香港宣传她的第一张专辑《悲伤的Juliet》,1991年,“飞鹰三姝”解散。
1993年7月,她到英国的剑桥、伦敦游学。在返回台湾的飞机上,她完成了那首记录自己心境的《流浪的小孩》。
1994年,伊能静首次主演的侯孝贤导演的电影《好男好女》,使她在1995年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,成为那届候选影后中唯一的台湾本土女星。
之后,伊能静又与侯孝贤导演合作两部电影:1996年主演《南国再见,南国》和1998年客串演出《海上花》。而何平导演的电影《国道封闭》,使她在1997年再次获得第34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。
1999年,伊能静主演英国导演彼得·格林纳威的电影《八又二分之一女人》。同年,伊能静接拍《人间四月天》,饰演陆小曼。
2006年9月10日,伊能静出席参加央视著名综艺栏目《欢乐中国行》“走进章丘”大型综艺晚会。
2007年,伊能静自1990年的《落入凡间的精灵》后的第12本著作《爱的练习本》出版。
2008年,伊能静成立了“童梦时代”电影工作室,尝试自己做制片人。同年11月28日,伊能静作为编剧之一的电影《爱情呼叫转移:爱情左右》正式上映[14] [20] 。
2009年末,伊能静参加山东卫视举办的四小时跨年直播晚会“好客山东2010贺年会”。
2010年5月10日,伊能静出席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大型开幕式,并代表台湾与蔡国庆合唱《大海啊故乡》。2010年7月,伊能静在上海东方卫视《中国达人秀》节目中担任评委。
2011年,伊能静将开始担任北科院金马电影学院的老师。
2014年9月,由伊能静首次执导并出演的都市爱情电影《我是女王》曝光了首款预告片及全阵容海报。《我是女王》集合了宋慧乔、窦骁、邬君梅、姜武、陈乔恩、杨祐宁、郑元畅、秦昊等演员,于11月7日在中国公映。
2015年4月,伊能静导演处女作《我是女王》将于4月16日全面上映。7月19日,担任江苏卫视《蒙面歌王》的猜评团。
伊能静个人资料简介 伊能静生活照
伊能静媒体评价:
一个善良的真性情女子,热衷公益事业,陷入爱情的时候,她是一个笨女人。面对生活的时候,她又是一个很聪明的女人。事实上,伊能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,如同大家对她两极分化的评价一样。生活中的她爽朗睿智,跟镜头里感性的形象判若两人 。坎坷的童年让她拥有一颗悲悯之心,她向困境中的灾民、惶惑中的孩子频频伸出援手。(东方今报、《小康》杂志评)